尹学洪,多媒体光盘,年鉴光盘,地方志光盘,志书光盘,光盘导航,志鉴光盘制作

《南京通史·六朝卷》

作者:江苏锐德 2010/8/21 21:51:35 人气:

《南京通史·六朝卷》序

中共江苏省委常委、南京市委书记 朱善璐

 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,有着近2500年的建城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。公元3世纪初至6世纪末,孙吴、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6个王朝在南京建都,前后共320余年,史称六朝。六朝上承两汉,下开盛唐,在中华文明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。
  南京是六朝政权的政治中枢。公元229年,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,欲建立帝王之大业,南京由此得名“建业”。后虽几易其名,但其作为六朝政治中心的地位一直未变,正如《宋史》卷三七五《张守传》所言:“建康自六朝为帝王都。”从此,“钟山龙盘,石头虎踞”的“帝王之宅”——建业,便作为国都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。
  南京是六朝繁荣兴盛的经济都会。农桑富足,地广野丰,《宋书》记载:“江南之为国盛矣……一岁或稔,则数郡忘饥……丝绵布帛之饶,覆衣天下。”手工业发展迅速,六朝时南京已成为铸造业和造船业的重要区域,不仅创造了生熟铁混合冶炼法,还能造出长四五十米,载六七百人的大船。商品经济十分发达,秦淮河北有大市,还有小市十余所,各地商品云集,并广泛辐射今镇江、苏州、绍兴、武昌、九江、成都、广州等地。六朝的南京,是江南和谐富庶的热土,名震大江南北的商业都会,全国举足轻重的经济中心。
  南京是六朝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中心。诚如宗白华先生在《论〈世说新语〉与晋人的美》一文中所言: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“精神史上极自由、极解放,最富于智慧、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”。在这个时代,传统的桎梏被打破,无限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,使得南京的思想文化达到了一个兴盛的巅峰,产生了《文心雕龙》、《文选》、《三国志》、《后汉书》、《兰亭序帖》、《洛神赋图》、《女史箴图》等一大批哲学、史学、文学、艺术方面的巨作;形成了儒学、玄学、道教、佛教多源思潮争鸣的局面,开创了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后的第二个“百家争鸣”的时代。
  六朝历史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瑰宝,更是构成现代文化的精髓。现代的南京仍然随处可寻六朝的遗迹遗俗,世代传承六朝的遗风遗韵。六朝历史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,值得我们认真研究、深入发掘、妥善继承,以便弘扬历史文化传统,进行新的文化创造。值得欣慰的是,目前六朝历史的研究与开发,已经成为政府支持、学界重视、社会关注的热点。
  南京历史文化之悠久,文化之厚重,仅以六朝之一斑,便可窥见其全豹。南京的六朝文化、明文化、民国文化和近代革命文化等特色文化,丰富多彩,灿烂依旧,熠熠生辉,具有人无我有、异彩纷呈的鲜明个性,成为南京历史文化的品牌。历经岁月的磨砺和考验,南京丰富的文化遗存早已超出了原先的地域范围,成为全国的文化,世界的文化,在更广阔的地域传播、发扬、光大。
  新中国成立以来,中共南京市委、市政府一直致力于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发掘和开发利用,不遗余力地还原古都历史文化风貌,保护传统神韵精髓,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发掘保护中发扬光大,在历代传承中与时俱进。市十二次党代会以来,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紧紧围绕建设“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”的总目标,扎实推进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,深入实施“文化南京”战略,全力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凸显、南京地域烙印鲜明的特色文化,使之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支撑。
  为全方位、多角度、深层次展示南京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,为世人了解南京、研究南京,进而利用、开发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帮助,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在宁高校和社科院等部门的专家学者,编撰一部全面反映南京历史的大型学术专著《南京通史》。其中,承载着南京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的《南京通史·六朝卷》将首先面市。该书对六朝时期南京的城市建设、行政区划、对外交流、思想文化、社会生活、科学技术等方面都作了翔实论述,全面生动再现了六朝南京的繁华胜景,广泛深度解读了六朝南京的辉煌成就,可谓是了解六朝南京的一部百科全书,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。《南京通史·六朝卷》的编撰出版,对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,充分激发爱我中华、爱我江苏、爱我南京的热情,切实增强建设“文化南京”的历史紧迫感和责任感大有裨益。希冀广大读者能从此卷中有所感悟,有所收获。
《南京通史·六朝卷》的编撰出版,是值得载入南京文化建设史册的一件大事。此书行将付梓,余欣然命笔为序,并对为此书编撰、出版作过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致以谢忱!

上一篇:南京《栖霞年鉴》(2009)
下一篇:泰州《姜堰年鉴》(2009)
共有: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发表评论
姓 名: 验证码: